安德森雨刷的聯想

/郭立昌

聰明人遇到黑夜暴雨襲擊,看見了商機而改良汽車「雨刷 (Wiper),這人名叫安德森,為千千萬萬的駕駛人帶來明亮的視線及安全(John Anderson, a prolific inventor that provided millions of drivers with clear vision)。台灣在暴雨來襲之前,不能束手無策,我們也應該善用既有的基礎,及早準備,為子子孫孫建造遮風擋雨的設施。

汽車不是亨利福特(Henry Ford, 1863~1947)發明的,但談到汽車就會想到福特。研究亨利福特其人,他似乎僅專注於研究「汽油車」,創業反倒是都是無為而成,最主要的是「貴人相助」。貴人當中,最特別的是一位20歲的少年人「安德森(John W. Anderson, 1883~1967)1903年他去借了5千美元投資亨利福特,造就了一個汽車大王,也引爆了人類史的第二次工業革命。


1883年,安德森出生於伊利諾州伊洛魁縣(Iroquois County),他的祖父(John C. Anderson)在伊利諾州東部建立了第一家蒸汽動力鋸木廠,後來成立了一家「瓷磚 (tile)公司,將紅粘土燒成灌溉和排水材料,促成伊州和印第安納州邊界沿線地區從農業社會轉型至工業社會。祖父的生意頭腦給安德森很大的啟發,所以他沒有聽從父親的意願學醫,從小就對商業很感興趣。

當年「煤炭」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燃料,安德森在1902(19)就幫助煤炭商人馬孔森(Alexander Malcomson)擬撰買賣合約書。1902820,馬孔森請安德森草擬一份「協議備忘錄(Memorandum of Agreement);出資的馬孔森和亨利福特簽署了合作夥伴關係,與福特按「50/50」分成如果福特的汽車賣出去獲得利潤的話。190211月,馬孔森又請安德森草擬合約,正式命名他和福特的合夥企業為「福特馬孔森股份有限公司(Ford & Malcomson Company, Ltd.),資本為15萬美元,發行15千股,每股面額(par value)10.00美元,營業項目是輕型的「福特汽車(Fordmobile)

然而,到了1903315,福特和馬孔森已經陷入財務困境,沒有足夠的現金來運作;馬孔森只好尋求他的叔叔格雷(John S. Gray)的金援。同年615,馬孔森在開會中,提議公司正式改名為「福特汽車公司(Ford Motor Company)在翌日提交「公司章程(Articles of Association)。重估舊公司(Ford & Malcomson)的資產價值為「51,000美元」,全部轉讓給新公司(Ford Motor Company),以換取新公司「510」股票,由福特和馬孔森平分。重整後的福特汽車公司股東共有「12」,安德森就是其中之一,他以五千美元認購了「50」,還找了兩個朋友,共出資15千美元幫助亨利福特實現汽油車的夢想。

當亨利福特於1903730慶祝他的「40歲生日」時,業務開始好轉;到了930,期間共銷售了195輛汽車,收入為142,481.72美元,淨利潤為36,957美元。然後支付的股息為 10,000 美元。19041月,又分配了 20,000 美元的股息。第二年的利潤增加到超過 246,000 美元。業務蒸蒸日上,需要更大的工廠以容納更大的產能,21歲的安德森及其夥伴代表福特汽車公司以23,500美元的價格購買博比恩街(Beaubien Street)的土地,並監督建造一座耗資76,500美元的更大的工廠。1904年起,福特汽車公司已經被公認為成功的汽車製造商。

安德森並未加入福特汽車公司的經營團隊,反而去研究「彈殼」的製造程序。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,安德森和他的祖父在農場裡過著快樂的童年生活;祖父經常講起1861-1865年之間的內戰南北戰爭,在安德森的腦裡烙下了深刻的記憶。1904年,21歲生日時,他收到了友人贈送的一把「史賓賽步槍(Spencer Repeating Rifle),據說是在內戰時留下來的古董槍,也是美國聯邦政府在1863年購進的第一批連發式的步槍之一。安德森閒暇時,就和朋友帶著史賓賽步槍去打獵。逐漸地,他發現了子彈是種「消耗品」,經過深入研究之後,安德森生動的想像力讓他在190623歲時,獲得了一項改進「彈殼 (ammunition casing)模具的專利,這使他成為美國最年輕的發明家之一。從那時起,安德森總是有一項專利正在申請中,他醉心於改良和發明,範圍遍及汽車零組件到農機設備,獲得100多項的專利。

模具有「A/B」兩種,A型是利用厚板擠壓成型,B型是薄板深抽成型。台南市北區崇安街45號,有一位工業奇才郭坤成,他的第二個兒子阿昌於19531029在這裡出生。阿昌從1962年就緊跟著父親,看父親從無到有創造了自動化機器,發明了各種的模具,其中最深奧的模具稱之為「深拉筒(deep-drawing)。阿昌在19656月就能獨立完成整組深拉筒」模具的製造,包括將純機械式的自動化機器分解結合,並加以校正,安裝模具至定位,按下開關,就見一粒粒精細的深拉筒「哈多瑁(ハドメ)產品從機器中跳出來。


少年阿昌在看《美國偉人傳記》時,從亨利福特篇章中看見「安德森發明彈壳模具還獲得美國專利,不禁莞爾一笑,因為這對阿昌而言「只是一小塊蛋糕」而已。少年阿昌剛滿13歲時,就能用一隻眼睛製造出類似「子彈殼」的產品來賣給美商電子公司,養活了一家九口,脫貧轉富。居然如此簡易的事,就能進入汽車名人堂,可見出生於大陸型地區的人多麼容易成功,出生於海島者必須大費工夫,才可能賺得蠅頭小利。阿昌製造給日商富聲達公司的「偏向軛(Yoke)屬於A型,製造給美商全球電子公司的「愛列多(Eyelet)屬於B愛列多和哈多瑁是同樣的東西;阿昌完全免費幫這些美日商開發新產品,使他們不必在母國浪費許多成本而徒勞無功,來台灣就能以小本錢做大生意。

關於引擎方面。1964年,阿昌的圓滿表姐出嫁之前,拜託工業奇才的姨丈幫忙物色一台摩托車當嫁妝;阿昌和父親到東門的機車行牽新車,父親對阿昌說:「我騎新車,你騎舊的---11歲的阿昌從此發現父親自組的摩托車真的很好用,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跑很多的地方。因為深拉筒模具需要「鐵板/鋼板/鐵條/鋼條」,然後需要「鍛造/刨平/車銑加工」等等,加工過程非常繁雜;此外,產品所需的「銅材」厚度與模具必須配合得恰到好處,否則無法成型,騎摩托車可以很快地到達協力廠商所在地。由於每天必須跑許多的地方,以補設備的不足,摩托車加1公升燃油,很快就消耗殆盡;幸好每條街都有私人油行,到處都加得到油。但是那時的燃油,很多是油行自製的,有的來自於篦麻,有的不知是用什麼秘技製造出來的,粘度不均汽油為0.65mPa.s」,所以必須經常拆下引擎來清潔一番,以利發動。阿昌在12歲會的這些技能,居然亨利福特就能夠藉之成為汽車大王,安德森只改良彈壳模具就能功成名就,他卻只能當美日電子公司的供應商而已;所以說,出生於海島的人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其實,「雨刷」也不是安德森發明的。亨利福特自1908年大量生產汽車以來,那時所有的汽車都沒有雨刷這種安全裝置。直到1917年,美國的歐謝(J. R. Oishei)在雨夜裡駕車行經紐約州水牛城,撞傷了一名騎自行車的少年;歐謝為了避免再度發生意外,他發明了一種金屬桿上帶著槽狀橡膠條,製成「手搖式」的雨刷(wiper),也成立翠科公司(TRICO)銷售,再逐步改成馬達擺動式的雨刷。1918年,安德森在35歲時創立了自己的公司(Anderson Company),簡稱為「ANCO」,生產許多他自己的發明;同時改良福特汽車手搖啟動裝置。安德森與福特汽車公司簽約,為最暢銷的「福特T型車」製造「歧管和點火計時器(Manifolds and Ignition Timers)—這項業務為ANCO」帶來可觀的利益。直到1925年,安德森才改良雨刷。

那是在1925年的一個秋夜,正在公路旅行中訪問潛在客戶的安德森,在黑暗的芝加哥郊外遇上了大雨。他的汽車雨刷的「刮片(blades)嚴重磨損到無法使用。晚上在中西部農村裡,安德森發現無法找到一套替換的刮片;因此,他決定生產雨刷的「替換套件(a replacement set),並在出售燃料或其他常見汽車需求的地方販售它們。後來,在加油站和汽車修配廠,到處都看得到ANCO」的雨刷套件。如今每當下雨天,人們出門就會想到開車出去,但是安德森卻因為開著福特汽車,遇到雨而發明「雨刷替換套件」,不僅成為百萬富翁,更列名於「汽車名人堂」裡。阿昌在1965年搬到高雄的第一件難題就是沒有「三相電」可用,跑到公園路問了幾個人之後,就解決了「變相」的問題;至於把3千轉的馬達變成5轉的「同步馬達」也是一小塊蛋糕,但是台灣人仍然只能替美國人代工而已。

今天,聯合國第26屆氣候高峰會(COP 26)已經決議逐步減少「化石原料」,汽油車也將在2035年停產。面對新的時代開始,海島的年輕貴族毫無危機意識,依然操控民粹,灌輸劣質意識。事實上,綠能的定義中,「煤是最髒的電力形式」已經是199國在1113的共識,世界核協會(WNA)也提出2050年之前在全球範圍內再建造「1,000 GWe 的核能反應爐,使核能發電在全球的總額比例達到「25%未來的核電廠可能也會有「風冷式」或「氣冷式」的「小型發電廠」。科技推著文明社會不斷地演進,不可能1908年手搖發動的汽車沒有雨刷,就一直保持原樣,而會有歐謝和安德森這樣的人,發明點火系統和雨刷,改進汽車的缺點。當然,能源相關設備也同樣地會如此演進,只是海島的鄉親必須知道時勢的趨向,未雨綢繆,不但不會被雨淋濕,更有可能主導新興的主流科技社會。

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。

相關連結:
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 Din Invention)
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6304796 (VAM)
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97061 (Shopping System)
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08/k-horn-science-inc.html (K-Horn Science Inc.的由來)
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08/blog-post_20.html (社會責任宣言)
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18/07/blog-post.html (微型發電機)

https://pkoldstory.blogspot.com/2019/01/blog-post.html (郭立昌論醣烴之爭)

https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20/03/blog-post.html (從精密工業到微奈米科技)

https://klcpcm.blogspot.com/2020/07/blog-post.html (動力晶片的發明)

https://ldinvention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 (丁玲虹發明的非現金交易制度)
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21/03/325.html (會說話的芭比)

https://iotbyksi.blogspot.com/2021/04/bpc.html (PCM Micro Generator)
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1/05/pm.html (空氣有毒)

https://pklchealth.blogspot.com/2021/09/915.html (保護海馬體--Hippocapus)
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1/09/923.html (神奇的植物)

https://pkoldstory.blogspot.com/2021/09/928.html (植物的零污染經濟)
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1/10/1004.html (莊子的生物觀)
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1/10/1017.html (愛迪生,Thomas Edison)

https://ldinbooks.blogspot.com/2021/10/1021.html (丁玲虹與TES倡議)

https://epforworld.blogspot.com/2021/11/1101.html  (UN氣候峰會開鑼)

https://lindadin90.blogspot.com/2021/11/1101.html (全球通路-TES)
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1/11/1107.html (福特與大豆)

https://pkecoep.blogspot.com/2021/11/cop26.html (主席聯合聲明COP 26)

https://pkwgt.blogspot.com/2021/11/2035.html (邁向2035)

https://pkecoep.blogspot.com/2021/11/1112.html (聯合國氣候峰會結論)

https://pkwgt.blogspot.com/2021/11/1116.html (01)

https://pkwgt.blogspot.com/2021/11/tes.html  (TES投資計畫)
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21/11/1125.html (衣服哲學)

https://pkecoep.blogspot.com/2021/11/1129.html (清潔能源)


  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上帝所定的日子

福特與大豆

空氣有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