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動化機械展與未來
文/郭立昌
漢代晁錯說:「聖王在上,而民不凍饑者,非耕而食之、織而衣之,為開其資財之道也。」(論貴粟疏) 4月20日(四)起至24日(一),在歸仁的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「2023台南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」。展出金屬加工機械、五金零件及自動化控制元件等,還有兩場論壇。
專業報紙只有《工商時報》,放在架上免費供人索閱,頭版斗大的標題「總統蔡英文宣示:籌設碳交易平台」下排較小字:將由證交所、國發基金、環保署研議,預計上半年有結果。內容和展出顯得有點突兀,但其實減碳大趨勢和機械業的發展息息相關。
整個會場都是本地的鄉親,即使有好產品,卻不見國外買主,變成透過參展互相觀摩—這與30年前的景觀完全不同。30年前向層峰建言「透過自動化促成產業升級」,1993年「第一屆國際自動化大展」真的在台北世貿中心舉行,會場中來自各國的買主穿梭其間,一場交易下來至少可獲利千萬元,真是今非昔比。
1993年參展的廠商都會設計一些與自動化生產相關的「贈品」,現場贈送給與會的來賓,排隊等候拿贈品的隊伍從信義路延長到基隆路。多年後,去拜訪美國的買主,他竟然還在用當年拿到的贈品,還頻頻讚美「實用」。可是今天呢?除沒有往昔的巧思之外,會場沒有一個外國人面孔,也許「大台南會展中心」(簡稱ICC)的定位就是提供機會給大台南地區的鄉親;ICC的量體相當大,遠勝於台北世貿中心,相信攤位租金不低—也就是必須支付費用,除非是本土企業互相交易,否則很難從參展獲利。
猶記1993年李元簇副總統蒞臨參觀,詢問「彈性製造系統」(Flexible Mfg System, FMS)的用途;相信以他的法學背景應該聽不懂,但是「頻頻點頭稱是」讓參展者信心倍增—表示層峰關切「這等民間小事」。加上
其實「展覽」這檔事,從1970年代就有了。那時必須搭台南開的末班車,一夜顛簸十幾個小時,隔天早上到台北車站,轉搭計程車到「松山機場」看展覽。當年有歐洲的廠商來參展,介紹他們的「先進產品」;大開眼界之餘,也讓我們買到了比日本貨更價廉物美的歐洲材料,加工成為具有高度國際競爭力的產品—例如「天線」(Antenna)就曾經行銷140餘國,全球市占率超過80%。那時的台灣製品真的充滿競爭力,台灣的社會充滿了生命力。
蔣經國和李登輝主政的1972~1999年,台灣人做生意很容易—就是公部門會把「客戶」和「供應商」從世界各地找來台灣,讓我們不用去買日本
自1992年帶「TES」到洛杉磯發表,其概念即引發一些小朋友的興趣;可惜,美國海關人員惡劣的態度,使得「全球通路-TES」的發明人沒留在美國,反倒是回到台灣。雖然,同樣訓練不出一個供應商,但至少台灣可以很容易找到「車銑刨鑽磨焊」的代工廠,分解成簡易的單件還是很容易找人加工,不像美國「硬體加工極弱」!而向李登輝總統的建言,果真交辦,「1993第一屆國際自動化大展」吸引了全台各地的鄉親,大大提升他們的觀念;除了案子接不完之外,就是早先賠光的龐大研發經費,又有糧草可以繼續「TES」的研發。進而帶著研發成果到1997年溫哥華APEC發表,在1998年APEC講台上促成「電子商務」法案,讓兩個世紀的產業無縫接軌,達成「S」的使命目標—即「社會責任投資」(Social Responsibility
Investment),如同2003年APEC的官方聲明:「這是幫助2.4億人創業的最佳導引!」
曾經花了幾年工夫,培養不出一個美國的「面罩」(Mask)技工,在台灣只要短短幾個月就能培養出十個技工。但是,大陸卻只看著我寫的教案,就能生出許許多多的面罩技工。1993年,國際知名的船舶動力學者
今天的會場展出品,除了非典型的「無夾頭研磨」吸睛之外,其他似乎仍停留在以往的榮耀裡。其實,《工商時報》頭版的「減碳目標」—即聯合國氣候高峰會(COP)的「NZE2050」(2050年淨零排放)目標,將會造成加工機械的變革,未來十年也是台灣硬體優勢得以展現的最佳時機。如果轉型升級成功,台灣的「自動化機械之智慧製造」將可引領全球朝向新世代發展。因為變革是一場「革命」—進化的革命,需要公私部門合作,才能夠掌握先機。而且,這場革命絕對不是「抱著鍵盤」的群瞎們能夠成事,反倒是擅長「車銑刨鑽磨焊」的本地鄉親才能奏功。
由於新冠疫情,導致第26屆聯合國氣候高峰會—COP
26延至2021年11月才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,2016年生效的《巴黎協定》成為減碳的最高指導原則。九五高齡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(1926~
猶記應邀出席2009年APEC領袖會議時,提到「清潔經濟」(簡稱CE),把往昔歸類為「烴經濟」,未來是「醣經濟」(CE);減少使用地底的化石原料,轉用地面生成的植物原料,透過今天的具體行動,才可能重建全球新經濟,同時為下一代保留美麗的明天。國際能源署則在聯合國氣候峰會把「TES」詮釋為「總能源供應」(Total Energy Supply),具體訴求仍是「增醣減烴」,實現將地球升溫控制在「攝氏1.5度以內」的目標,前提是必須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之前「減半」,並在2050年達到「淨零」。「增醣減烴」絕對需要「新加工機械」,而且需要很多的「自動化機械」。會場走一圈下來,未來機器所需的元件,或者代工場能力,基本上都有了,只需要有好的政策引導就能夠大步向前。
漢朝有個官,名叫晁錯,他說:「聖王在上,而民不凍饑者,非耕而食之、織而衣之,為開其資財之道也。」意思是說,好政府不必替老百姓耕作,不必替老百姓織衣,只要有一個「好的政策」,老百姓就能豐衣足食。氣候峰會成立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」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簡稱IPCC),2021年最新報告指出,控制升溫在「攝氏1.5度以內」,只要即刻採取行動,我們仍有機會達成目標;所以各先進國皆快馬加鞭地制訂「政策」,配合時代的需要。被COP排除在199國之外的台灣,倘若能夠善用我們在「車銑刨鑽磨焊」的優勢,發展有助於總能源供應增減的機械,不但提高我們的國際地位,重要的是國家安全。問題是,年輕貴族可能完全不懂「論貴粟疏」。
領袖們在COP談到商機,表示這不僅僅是關乎一般的數額,而是需要「動員數萬億」(we need to mobilize the trillions)—可見其商機之龐大將前所未見。《巴黎協定》通過的「多邊主義精神」(the spirit of multilateralism),各締約方(Parties)必須履行其在該協定下的承諾。還記得1990年代,台灣的自動化機械能力曾經名列世界前茅嗎?這就是我們的機會!
COP26執行長愛斯比諾莎(Patricia Espinosa)說:「成功是可能的,因為我們擁有科學 (Success is possible
because we have the science)。」呼籲所有締約方在 COP26上「利用科學」為大家的決定提供資訊並採取行動,因為數據是明確的:「氣候變化廣泛、迅速、加劇,並且已經影響到地球上的每個地區,包括陸地和海洋。」根據IPCC、NDC綜合報告和排放差距報告都告訴我們:「大家都應當善用『科學技術』,而我們尚未走上這條道路。」
她表示,《巴黎協定》促進更多的氣候行動,各國領袖必須做出選擇,因為這是「數十億人對您的信任」 (the trust vested in you by billions)。這場變革是「歷史上的關鍵點」—不僅為我們這一代人,而且為子孫後代取得成功。「科技與未來」講座在1990年代舉辦超過一百場,廣事傳播善用「科技」(Technology簡稱T),進行維護「生態環境」(Ecology簡稱E)的「社會責任投資」(簡稱S),首先發明一個新科技經濟系統,把計畫名稱化約至「TES」三個字母,期望幫助世人易於了解其重要性,進而集體行動。
國際能源署(IEA)終於總結氣候變遷在於「總能源供應」—簡稱之「TES」(Total Energy Supply),在2021年《旗艦報告》(Flagship Report 2021)中闡述總能源供應逐年遞增,看上去2050年「淨零排放」(NZE2050)雖然無望,惟若能下定決心遞減「化石原料」的使用比例,同時提高「生物基」燃料的比重,總能源供應沒有減少的情況下,還能促進經濟成長—最重要的是在「S 」—即「社會責任投資」(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);IEA提出具體的投資數字是「每年5兆美元」。若沒有「投資」,等同空口說白話;若是朝NZE 2050的目標去投資,大家可以想像其商機之龐大。所以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即反覆重申「投資」政策的重要性。
為達成2050年「淨零排放」(NZE2050)必須投資「可再生能源」,把「總能源供應」(TES, Total Energy Supply)由化石原料逐年遞減,生物基原料逐年遞增。化石燃料(Fossil Fuel)逐漸成為眾矢之的。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氣,被攻擊最多的是「燃煤」;「煤電」被封為「最骯髒的電力形式」。COP26主辦方—英國帶頭倡議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,在這項聲明中,各國和金融機構發誓要將其支出「轉向清潔能源」—這與早年在APEC領袖會議的CE倡議不謀而合。
除了IPCC之外,《巴黎協定》要求每個國家提供其2020年後的氣候行動計畫,稱為「國家自主貢獻」(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, NDCs),各國務必遵守—包括「區域型的組織和地區」—台灣這個地區也必須遵守。同時,經由「企業社會責任」要求企業力行「自然基解決方案」(Nature-based Solutions簡稱 NbS),立法制訂強有力的監管制度,建立生物多樣性的協定、指標和衡量標準,並要求大家遵守;督促學習與大自然和諧相處,採取集體行動,通過供應鏈「減少森林砍伐」(reduce deforestation),要求企業恪遵規定並回覆問題的調查結果,以防止森林和其他生物多樣性高的地區轉變為農業用地。簡言之,就是透過199國的共識,促成生態和環境的保護。
總而言之,不管「5兆美元」,或是「數萬億」,都是龐大的商機。化石原料減少,肯定增加新原料的需求量;新原料肯定要從地面的植物去研究,研究新原料卻不可改變既有的生態,所以不可能像往昔的栽種方式,新的發展方向於焉成立。不過,植物一定會涉及「栽種-照顧-採收」等過程;問題是,地面不可能全是平坦的,所以「應用機器人」就有相當大的想像空間。採收後的加工機械,從粗胚到細加工,又牽涉到無數的「應用機械」。這場變革絕對是「產業革命」,是人類史的重大轉折點,更是台灣的重大戰略機遇,「智慧化的虛實整合」就是未來。
作者郭立昌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,促成「EC/ICT/MB/ IIA-TES/反貪腐…」等,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。
相關連結: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 Din Invention):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6304796
(VAM)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97061
(Shopping System)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08/k-horn-science-inc.html
(K-Horn Science Inc.的由來)
http://lcipr.blogspot.tw/2018/04/blog-post.html (重申重視世界智財日)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08/blog-post_20.html (社會責任宣言)
https://pkoldstory.blogspot.com/2019/01/blog-post.html
(郭立昌論醣烴之爭)
https://lindadin58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
(丁玲虹發明的電子商店系統)
https://ldinvention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 (丁玲虹發明的非現金交易制度)
https://ldtesbooks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
(創業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)
https://lindadin90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_30.html
(丁玲虹的ICT倡議)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1/10/1017.html
(愛迪生,Thomas Edison)
https://pkpreaching.blogspot.com/2021/11/1107.html (福特與大豆)
https://lindadin90.blogspot.com/2021/11/1101.html
(全球通路-TES)
https://epforworld.blogspot.com/2021/11/1101.html (UN氣候峰會開鑼)
https://pkecoep.blogspot.com/2021/11/cop26.html
(主席聯合聲明COP 26)
https://pkecoep.blogspot.com/2021/11/1112.html (聯合國氣候峰會結論)
https://pkwgt.blogspot.com/2021/11/2035.html (邁向2035年)
https://ldinventions.blogspot.com/2022/01/127.html
(A Universal Cashless System)
https://lihonmark.blogspot.com/2022/01/127.html
(通用的非現金系統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2/02/221.html
(淺談石墨烯)
https://pkwgt.blogspot.com/2022/09/927.html
(後疫情的大趨勢)
https://pkldapec.blogspot.com/2022/11/1117.html
(泰國APEC峰會)
https://pkgntc.blogspot.com/2022/11/1126.html
(《為下一代開出路IV》)
https://pkgntc.blogspot.com/2022/12/1204.html
(孵蛋器計畫)
https://pkgntc.blogspot.com/2022/12/1217.html
(社會企業與第三部門)
https://pkgntc.blogspot.com/2022/12/1227.html
(社會責任投資SRI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3/01/103.html
(創業惟艱)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23/01/121.html
(再見壬寅虎年)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23/01/122.html
(迎接癸卯兔年)
https://pkother.blogspot.com/2023/02/207.html
(釋傳智與星雲法師)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23/02/219.html
(社會責任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3/02/225.html
(21世紀台灣要往哪裡去)
https://wtgtintwn.blogspot.com/2023/02/227.html (ChatGPT旋風)
https://ldtesbooks.blogspot.com/2023/03/312.html
(李登輝的書)
https://pkother.blogspot.com/2023/03/314.html
(矽谷群瞎傳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3/03/321.html
(丁玲虹的李登輝研究)
https://ldtesbooks.blogspot.com/2023/04/401.html
(公共神學析探)
https://pkother.blogspot.com/2023/04/403.html
(公共財與公共神學)
https://pkproclaim.blogspot.com/2023/04/413.html
(智慧產業是未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