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迪生 (Thomas Edison)
文/郭立昌 愛迪生說: 「 當你用盡所有可能性時,請記住這一點— — 你還沒有 。」 ( When you have exhausted all possibilities, remember this—you haven’t. Thomas Edison ) 門羅公園的愛迪生塔 ● 前言 愛迪生最可惜的是,沒有一個像立昌既懂精密科技又有環保意識,還有奉行「 社會責任 」的朋友;若有的話,今天環團擔心的就不是「 生態浩劫 」的問題了。 每逢 10 月總會想起 1963 年收到平生第一份生日禮物 — 表哥楊世榮送的《 愛迪生傳 》。因為沒有其他書可看,所以反覆地看,看到書都變厚了。小學導師丘森然過來檢查,看見《 愛迪生傳 》,那半天的課,變成說愛迪生的故事。如今,國際重大會議不斷地討論「 2050 年淨零排放 」的目標,卻眾說紛紜,沒有工具型解決方案;鑒古知今,回顧愛迪生的故事,看看能否得到一些啟示。最重要的是,「在國際大變革之中,影響的是『 產業的生存、下一代的出路、國家安全 』,台灣應該怎麼做?」 ● 成長過程 愛迪生 ( Thomas A. Edison, 1847~1931 ) 從小就被老師列為「 問題兒童 」,只得在家由媽媽教他學習識字和算術,因此他沒有受到傳統教育污染,而能把想像力實踐出來,造福世人。他十來歲就外出工作,不久即賺得第一桶金,在紐約置產。 1871 年, 24 歲的愛迪生和出生於紐澤西紐華克 (Newark, NJ) 的瑪麗 (Mary Stilwell, 1855~1884) 結婚。 愛迪生為西聯公司 (West Union) 開發「 四路電報機 」 ( Quadruplex Telegraph ) ,收到 1 萬美元的貨款, 愛迪生 1876 年就 用這筆「 鉅款 」 在 紐華克的門羅公園設立「 研究實驗室 」 ( 該地現已改名為「 愛迪生, Edison 」 ) ,啟動了他影響世界的長串發明。 1877 年,愛迪生接受西聯公司委託,改良貝爾 (Alexander G. Bell,1847~1922) 發明的電話;新電話是利用碳的顆粒,把聲音的振動,改為電流的變化,並使用感應線圈,使聲音顯著加大,並拉長通話的距離,電話開始進入實用期。這一年秋天,愛迪生也發明「 留聲機 」 — 即錄音機的前身。 30 歲...